【大車網 新聞】陜汽一直是中國天然氣重卡的開拓者和踐行者,在發展其相關產業的同時,鏈和了眾多愿意為壯大天然氣產業的資源和配套企業,中國綠色新能源天然氣重卡戰略聯盟也因此應運而生。此外,陜汽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天然氣產業,形成大同、榆林、烏海、新疆、安徽、陜西等新能源基地,為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中國綠色新能源天然氣重卡戰略聯盟將致力于中國新能源產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國內領先型新能源重卡的開發與普及,推進新能源重卡技術的革新與突破,全力打造中國綠色新能源重卡基地及產業集群。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新能源重卡戰略聯盟的成立將會進一步推進陜汽新能源重卡產業的發展,也將對中國新能源重卡的規范化健康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國內新能源重卡的領軍企業,陜汽踐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據陜汽重卡新能源研發項目負責人表示,每行駛100公里,天然氣重卡可比同噸位柴油車節約100元燃料支出,給用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收益。此外,天然氣重卡的有害氣體排放量也比柴油車低。其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低90%,碳氫化合物排放量低70%,氮氫化合物排放量降低35%。有專業人士做過計算,一輛天然氣重卡就相當于為社會植樹57棵,具有很重要的社會意義。
據了解,早在1999年,陜汽集團就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其后,陜汽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行動。
2005年8月,中國首款天然氣重卡在陜汽誕生,填補中國天然氣重卡空白。
2009年4月,陜汽“重卡新能源研究開發與應用實驗室及研究課題”正式簽約,同時,《2009陜汽重卡綠色宣言》也正式推出,此舉宣告了陜汽不斷關注和研發新能源重卡的決心和信心。
2010年12月3日,由陜汽集團倡導,中石油、中海油、新疆廣匯實業有限公司,濰柴動力、鹽田港、新奧集團等單位共同參加的中國新能源重卡戰略聯盟在山東濟南成立。
2011年6月29日,陜汽重卡攜手其產業鏈成員、行業協會及中石油等發布了《中國綠色經濟新能源重卡聯盟公約》,這是繼2010年成立《中國新能源重卡戰略聯盟》后首次發表新能源重卡聯盟公約,此舉也正式表明中國新能源戰略實施計劃開始執行。
2012年,陜汽的“碧野行動”成燎原之勢,先后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北、安徽、陜西等舉辦同一主題活動,向整個重卡行業和社會展示了陜汽天然氣重卡產品的實力。
這些行動的背后是陜汽強大的技術支撐與戰略思考。截至目前,陜汽已經掌握了相當成熟的新能源商用車,特別是新能源重卡的制造技術,并且還承擔了2個天然氣重卡的國家“863”項目。作為中國唯一承擔國家“863”新能源商用車兩個重大項目的企業,陜汽已經成功開發出CNG、LNG大馬力天然氣重卡、CNG、LNG客車底盤以及微型電動車橋等新能源產品,并逐步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其中,CNG、LNG重卡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填補了我國天然氣重卡產品的多項空白,并遠銷國外市場。陜汽天然氣重卡已涵蓋210~380馬力的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非公路礦用車等,續駛里程也從200~300公里增加到了2070公里。正是由于領先的技術和成熟的匹配,在國內天然氣重卡市場,陜汽一直保持行業領導者地位。
陜汽集團董事長方紅衛指出,新能源的合理利用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而天然氣重卡也是陜汽集團產品研發系列中的主攻方向,陜汽重卡將發揮產業鏈的核心優勢,逐步打造成中國新能源產業集群。
從創新新能源之路到領導新能源之路,陜汽集團已經形成天然氣產品研發體系,服務支撐體系,企業發展理念體系,全力打造中國綠色新能源重卡基地及產業集群,推進中國新能源技術的革新與突破,引領中國重卡正矢志不渝地朝世界級新能源重卡基地邁進,陜汽正以自身的“綠色生命力”來樹立新能源領域的王者之風!